巧夺天工 震撼心魄——观云南红河“哈尼梯田”(汤海龙) 时间:2015-05-11 点击:2329次 巧夺天工 震撼心魄 ——观云南红河“哈尼梯田” 文/图 汤海龙 ![]() 《这样的宏景你怎不为之心动?》 此次“滇黔行”所游览的近10个景点中,最让我震撼的就是“哈尼梯田”了!虽然我很早就耳闻她的鼎鼎大名,目睹她的帧帧靓影,但当我来到她的面前时,依然会心中情不自禁地“哇”的一声——您真是太美太美! 对这世界惟一的宏观奇景,其实用不着加入以往那种带着时代特征不实事求是的美誉——古代劳动人民的“艺术”结晶。其实,这就是几千年前,哈尼人民为了生存,为了果腹,在其生活的自然环境中,因为没有河流灌溉,为了蓄水种粮而不得不采取因地制宜、因势利导的方式,用自己年复一年、周而复始的辛勤劳动,从而让这一块块地,一条条埂渐成规模、渐臻佳境,终于“无心插柳柳成荫”地铸就这样一件撼天动地、惊心动魄的“艺术品”! 虽是“无心”却依然伟大!因为她是我们万千祖先、世世代代一锄锄挖、一筐筐土,手捧肩扛、拳砸脚踩地一条一条、一圈一圈地垒起来的啊!因此,所有观者,无不对那一道道、一层层的阶梯绘成的巨型画幅肃然起敬! 所以,大自然给人类的赐予,并非都是“现货”,她有意只给条件或者半成品,让人类去制作、生产、创造……在这过程中,从而:让猿从四肢着地变直立行走,让人学会了用火,学会了制造工具……不然怎会“劳动创造了人”,“劳动创造了世界”?“上帝”还是“女娲”?你真英明呀! 话题是否扯远?好在如今我已不再为挣稀饭钱而写稿,不怕主编毙我,所以就来了点“发散思维”胡诌几句。经常这样冥冥、想想、写写,些许还是防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妙法呢?各位进入老龄化的阿公阿婆,仅供你们参考哈! 却有一点遗憾:因为事先不知道要去心仪已久的哈尼梯田(只说去贵州),所以我没带三角架,加之当时的天气不理想,且是跑马观花地一下午连转四个景点,所以没能拍出我满意的佳作,还有机会再去弥补吗? 哈尼族人民,美丽的梯田:你们的绰约风姿已深深印入我的脑海;你们的不屈不挠精神是我崇敬、学习的楷模! ![]() 《这就是勤劳的哈尼族妇女》 ![]() 《幸运地等到几束阳光从云层中射出……》 ![]() 《雕与刻的艺术 黑与白的光影》 ![]() 《镶嵌大地的宝石》 2015. 4. 24. 著作权申明:本文系原创首发,其图片及文字均为知名摄影家、记者汤海龙先生原创提供。若转载请署明作者及资料来源。——编者 编辑:山水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本帖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,不代表问书堂文化艺术网观点。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, 请与作者联系。 |
CopyRight©2010 成都问书堂 http://www.wenshutang.com 版权所有
电话:13378101296 传真:028-87084976 | Email: 120108516@qq.com 地址: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南街50号A3栋509 蜀ICP备10200362号 在线咨询: 您是第 3331812 个访问本站的人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