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脑基因解码皮纹学沿革(作者:鲜茂辉) 时间:2014-10-19 点击:3201次 大脑基因解码皮纹学沿革 本文作者:鲜茂辉 一、认识皮纹 1.皮纹是什么? 皮纹指的是『指纹』、『掌纹』和『足纹』。如果按解剖形态来分,皮纹主要可分为脊纹(像指纹一样突起来的纹路,类似的纹路手掌和脚底都有)和屈纹(俗称的生命线、感情线等等凹下去的大纹路)二大类。通常皮纹﹙Dermatoglyphics﹚研究以皮纹为主,至于屈纹一般只有将断掌﹙Simian line﹚现象列入探讨。 2.皮纹怎么来的? 皮纹的形成是从胚胎期的第10周左右,由外胚层开始发育,至六个月后初步形成。其形成受神经系统调控,皮肤上隆起的脊纹形状和腺体构造有关,每一个脊纹上有排列的汗腺和汗孔。它跟大脑一样由外胚层发育而来,终生不变;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的发展期正好也是大脑最重要的细胞–脑神经元细胞发展的时期,我们的脑神经元细胞在姙娠期已经发育完成,终其一生不会再长出新的神经元细胞。根据科学家对皮纹形成机制的研究,结论如下:皮纹成长因子﹙D.G.F﹚受神经成长因子(N.G.F)调控。N.M.Durham & C.C.Plate Trends in Dermatoglyphics Research 99-113,1990 3.皮纹是遗传的吗? 皮纹的型态受染色体基因调控,遗传学家对皮纹遗传的研究证明,皮纹的排列形式是一种多基因遗传。 科学研究摘要如下: 肉垫位置与大小决定纹路型态-----bonnevie 1927 使用电子显微镜研究纹路发展-----Hirsch 1971;Schweichel 1971; Hirsch & Schweichel 1973;Penrose &ohara 1973 纹路发展的机制 研究纹路发展方向----- Hale 1952 从拓朴学探讨妊娠期压力关系-----Cummins 1926 推论为周边神经排列-----Bonnevie 1929 归因于肉垫上的最大弯曲度-----Penrose 1969 °总结为血管、神经系统排列-----Hirsch & Schweichel 1973 从基因角度研究皮纹的遗传关系-----Galton 1892;Wilder 1902; Siemins 1927;Rife1933;Meyer Heydenhagen 1934 Mac Arthur1938;Essen—Möller 1941 Geipel 1941;Maynard Smith&Penrose 1955 Nixon 1956 ;Lamyet.al. 1957 Richter&Geisser 1960 ;Slater 1963;Allen 1968 Parisi&DiBacco 1968;Hamilton et.al 1969 Parisi et.al. 1970 ;Nylander 1971 4.皮纹会变吗? 不会变。文献上第一次出现皮肤纹路的记载是在公元1823年,由捷克医生帕金杰所做的纪录。当时他就已经注意到覆盖在手掌上的皮肤表面有一层皱纹,而且形成特定的纹路。每一根手指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,右手的指纹也不会和左手的指纹完全相同。和掌纹相同的是,虽然指纹会随者年龄的增长而变大,但是却不会有所改变,而且不论是割伤、烧烫伤、撕裂伤或擦破皮,指纹都会随着伤口的愈合而恢复原状。 二、皮纹学历史 1.皮纹的研究及发展如何演进 中国人早在五千年前就知道利用指纹,当时皇帝用指纹来当作个人的印章,然而用手来了解一个人的个性则是一千多年后的事了。 2.皮纹学沿革 ◎1823年 Purkinje在发表描述指纹的论文,他根据纹线型 态首先将指纹分成九种。 1892年 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、优生学创始人Galton在所出版的「指纹」一书中,首次提出以斗纹、箕纹和弧纹等三种指纹的基本分类法。 ◎1926年 美国解剖学家Cummins和Midlo首创皮纹学 (Dermatoglyphics)这个专业术语。 ◎1967年 在英国伦敦举行「国际皮纹学研究会」,确定了 分类的方法,包括脊纹三角点和纹线量化之规则等。 3.研究皮纹学组织 ◎Katherine St. Hill等人在1890年组成伦敦手相学协会L.C.S.(London Cheirological Society),致力于提升手的研究到有价值的科学层面,该协会并出版「The Palmist」杂志。 ◎Beryl Hutchinson 和Noel Jaquin组成社会生理学协会SSPP广泛研究皮纹学、占星学、笔迹学和颅相学,说明皮纹和人格特质的关系。 ◎Richard Unger则组成手部分析国际协会,并发行期刊,「Hand Analysis Journal」。 ◎American Dermatoglyphics Association 美国皮纹学学会。 4.皮纹学与心理学、医学 ◎Elizabeth Wilson在哥伦比亚大学开始科学性分析皮纹状态,运用统计学方法,调查精神分裂症,低智力者和正常人三种族群之差异。 ◎H. Cummins在期刊上发表"无首畸形人之皮纹构造"论文。 ◎H. Cummins 最早在期刊上报导有关先天愚型(唐氏症Down)患者特异的皮纹特征。 ◎Dr. Charlotte Wolff 在1940~1950年间对犯法者手上特征,尤其在小指上提供非常多统计分析的资料。 ◎Dr. Yigal Ginath & MS. Yael Haft-Pomrack研究精神分裂者和正常人皮纹之差异。 ◎Beryl Hutchison 在皮纹上有重要的医学发现;Walter Sorrel则在癌症病人的皮纹有有趣的发现和观察。 ◎Dr. Theodore J. Berry在1963年出版医学教科书,发表有关手上诊断之线索。 ◎Dr. Eugene Scheimann在1969年提供皮纹之征兆和医学检验、证据之关连。 ◎Alter系统地研究皮纹和染色体畸变的关系。 ◎Fitzherbert学院派科学性研究皮纹代表性人物,在1987年~1993年发表300篇以上论文,内容述及人类学、解剖学和医学。 ◎Bagga在1989年发表精神分裂症之皮纹状态,并确认皮纹在生理和心理学是不可取代 、极有价值的观察。 ◎1992~1994年皮纹专业论文焦点集中在:婴儿猝死症(SIDS),雄性睪丸酮素、子宫内膜异位、阿兹海默症、天生听力障碍、鼻腔气管疾病、免疫性疾病、肺结核、唐氏症、风湿性关节、同卵双胞胎(MMPI)、胎儿酒精征候症…..等。 ◎最新研究论文集:N.M.Durham & C.C.Plate “Trends in Dermatoglyphics Research” 1990. ◎最新研究论文集:N.M.Durham & C.C.Plate & K.M.Fox “The State of Dermatoglyphics–The Science of Finger and Palm Prints” 2000. (作者简介:鲜茂辉,博思倍咨询顾问公司成都分公司总经理、人力资源高级咨询顾问、性格与行为分析专家) 编辑:山水 专业咨询电话:13808066381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本帖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,不代表问书堂文化艺术网观点。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, 请与作者联系。 |
CopyRight©2010 成都问书堂 http://www.wenshutang.com 版权所有
电话:13378101296 传真:028-87084976 | Email: 120108516@qq.com 地址: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南街50号A3栋509 蜀ICP备10200362号 在线咨询: 您是第 2808592 个访问本站的人 |